樓市已觸底?疫情放緩、復常在望 業界:現為上車撈底好時機

Source: HK01 (30/3/2022)

樓市已觸底?疫情放緩、復常在望 業界:現為上車撈底好時機


第五波疫情持續三個月,二手市場不斷湧現蝕讓、劈價成交,影響陸續在樓價指數上反映,差估署昨公布2月份的私樓樓價指數,跌幅進一步擴大,按月下跌2.08%,為近三十九個月最大跌幅,指數亦創近十三個月新低,這批數字主要反映2月份疫情高峰時期。然而,隨著近周疫情稍為緩和,確診宗數回落,交投稍回升,市場亦憧憬4、5月後逐步復常,那樓市會在何時觸底?當刻又是否入市最好時機?


汪敦敬:樓市近兩周出現回升


資深投資者、祥益地產創辦人汪敦敬認為,目前整體樓市仍處於谷底範圍之中,認為此刻屬上車客「撈底」的好時機。他表示,過去兩個月,樓市一直下跌,但近兩周已經開始出現回升,交投量也明顯增加,如旗下地產代理分行,過去周末錄得多達10宗天水圍嘉湖山莊的二手買賣,反映被疫情壓抑已久的購買力開始湧入市場。


他指,由於目前大部分利好措施仍未能正常運作,如近月才推出的放寬按揭保險計劃(俗稱波叔plan),預計將帶動樓價600萬至1,200萬元的換樓鏈,只是受制於疫情,效用暫時未能完全發揮,他認為,放寬按保措施的槓桿力量,絕對能提升單位的潛在升幅。


此外,汪敦敬又指,2019年年中至今整個樓市先後充斥多項負面因素,一直未有處於正常情況,但沒有影響買樓人士的置業部署。他認為,若買家找到個別跌幅較多的「筍盤」,可趁機撈貨,不過需要先參考銀行估價是否估足或估凸,並建議先對比過去兩年的同屋苑成交價。

汪敦敬指,若買家找到個別跌幅較大的「筍盤」,可趁機撈貨,但需先參考銀行估價是否估足或估凸。(張浩維攝)
汪敦敬認為,放寬按保措施的槓桿力量,絕對能提升單位的潛在升幅。(張浩維攝)
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估計,二手「疫情價」放盤快將消失。


林一鳴:料樓市持續橫行至今年底


至於另一名資深投資者林一鳴則認為,過去兩年、四波疫情期間,樓市表現都是窄幅上落,「同一情況都循環咗4至5次」,他形容現時的樓市是膠著、橫行,不斷徘徊1%至2%的上落幅度,「剩係計稅項、佣金都佔咗1%至2%啦」,並估計橫行狀態會持續至今年底,但樓價不會大跌。


林一鳴又指,失業、減人工的情況多出現在基層,中產業主尤其從事金融等行業,受疫情影響微,「唔少人層樓已經供完」,大幅劈價誘因不大,即使肯減價亦僅數個百分點。以目前市況而言,他認為入市投資不算吸引,因回報低,但若是買樓自住則屬好時機。


陳永傑:市面恢復人流 「疫情價」將消失


至於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認為,自暫緩全民強檢、及4月21日起放寬限聚消息公布後,市面逐漸恢復人流,各區睇樓量亦逐步回復至第五波疫情前水平,部份甚至有排隊睇樓現象,業主亦開始收窄議價空間,他相信「疫情價」將消失。他又估計,4月放寬社交距離,一手新盤將蜂擁推出,發展商為促銷,首批單位或會以吸引價推售,料進一步刺激一、二手成交量。

過去三個月,多區出現減價、蝕讓二手成交。
預算案雖有利好樓市措施,惟疫情下,樓市未見大幅反彈。


https://www.hk01.com/%E5%9C%B0%E7%94%A2%E6%A8%93%E5%B8%82/752708/%E6%A8%93%E5%B8%82%E5%B7%B2%E8%A7%B8%E5%BA%95-%E7%96%AB%E6%83%85%E6%94%BE%E7%B7%A9-%E5%BE%A9%E5%B8%B8%E5%9C%A8%E6%9C%9B-%E6%A5%AD%E7%95%8C-%E7%8F%BE%E7%82%BA%E4%B8%8A%E8%BB%8A%E6%92%88%E5%BA%95%E5%A5%BD%E6%99%82%E6%A9%9F